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2的文章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 摩卡咖啡,先甜後苦,可是你還是一樣不可放手

圖片
“摩卡” 起源于位于 也门的红海海边小镇摩卡 。 紅海,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有 摩西帶以色列人 穿過紅海的故事。為了逃避殘酷的施政,毅然的離開了國土。穿越了紅海,代表著重生的意思。不管這是不是真的。但就是給人一個改變的動力。 .... 摩卡咖啡,算是咖啡世界裡的另一傑作,同樣賦予巧克力的另一種滋味, 給了幸福的另一種詮釋“先甜後苦,可是你還是一樣不可放手“ ...... 甜甜的摩卡咖啡,顛覆了咖啡苦澀的印象,1:3的沖調比例 1分的濃縮咖啡 + 2分的奶泡 + 少量的巧克力粉~ 白白的純白奶泡 + 濃縮咖啡的黑 + 巧克力給人的幸福感 摩卡,是浪漫、甜蜜的代表作 ......... 說回摩卡咖啡吧! 咖啡給人的印象,是苦澀的,黑黑的,一點創意也沒有,就單純的加入方糖、或是煉奶。 最多,也只是變成褐色的咖啡。 褐色與黑色的咖啡,沒有分別,口味也沒差 差,就只是差在自己心態上的分別。 差,就只是差在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 ...................................................... 摩卡咖啡,給予另外一個詮釋,也許就是“重生”吧! 摩卡,賦予黑咖啡的另一種生命,也對生命有著重生的含義! 雖然是,先甜後苦,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人生最甜的時候,要算是18歲之前,18歲之後,多半是苦澀的? 苦,不是生活上的苦,而是你經歷了18歲洗禮後,了解了社會現實的苦 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苦,看到社會低下階層的苦,看到百萬富翁的苦 只能說,人生竟有千百苦,萬般苦截然不同。 因此,對於生命,只有當你覺得苦。 你才有機會邁前一步,只有苦你才會想要進步,想要克服,才會去精進自己 當你不覺得人生是苦的,就只有在生命中沉溺,不知所畏~ 因此,苦不是讓你停滯不前,而是讓你在苦的過程中, 準備好,往前衝的準備 ..... 人生,沒有一直苦到底的,在苦到谷底時,就是你反彈的時候! 也許,苦了,會磨去你對生命的鬥志,但不要忘記了哦! 這也是在磨練你成功的動力 .......... 在人生迷茫時,來一杯”摩卡“。 有著重生意思的咖啡,會讓你再次展步 學習,摩卡吧!在最絕境的時候, 就是你前進的動力! #摩卡咖啡,先甜...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 冷咖啡,記得加上心碎的感覺

圖片
炎熱的下午,來一杯冰冰的咖啡,冰冷的咖啡,確實讓悶熱的心情就此會被消去。 冰咖啡,是喜愛咖啡的人,在夏日的最佳消暑飲料。 這是不是也說了, 咖啡,不一定要是熱的才好喝!冰咖啡,也是一種幸福! 高興時,一杯冰咖啡也許能為你的喜悅增點情趣! 心碎時,一杯冰咖啡卻是為你愁感的心情,加了幾許的愁味~ 冰冰的咖啡,冷冷的心情! 凍結了空氣中的一切,也凍結了想念你的心情吧! 冷咖啡的不同,就是在淺嚐咖啡那個感覺。 熱騰騰的咖啡,能讓人暖手,但 冰冷的咖啡卻能讓人在思念的那一刻 凍結了所有的情感。 友人說,冷冷的咖啡,適合在雨天裡淺嚐,因為雨天是讓人把情感渲洩的輔導者,是讓人把思念掏空的挖掘者,是讓人停下腳步細看人生的紅綠燈。 熱咖啡好喝,與冷咖啡相較下。前者是讓你埋藏回憶,後者是讓你抒發情感。 兩個截然不同,本質卻相同的東西, 卻有著不同的揮發劑。人的情感是脆弱的,不管你是如何的掩藏,如何的掩蓋 在雨天下,情感的發出,還是一樣不可收拾 當情感碰上了咖啡,就像男女一樣, 兩眼對上,之後的化學劑一發, 很巧妙的,化學效應,就這樣展開了另外一個旅程...... ..................................................................................................................... 咖啡因,下雨天, 兩個截然不同的步調,卻形成了一個巧妙的配搭 咖啡,偶爾泡錯,偶爾失手,是必然的,這不是缺陷,而是進步的空間 感情,碰錯碰對,偶爾對眼,偶爾鬥嘴,這不是缺憾,而是諒解的步調 性格一樣,性格不同,只要有著包容,有著不一樣的角度 還是一樣的可以對眼。 .............................................................................................................. 冷咖啡與下雨天,兩個不相干的事,卻能在同一時間,讓你的情感揮發到了極點。 你能說,這不是化學效應,是什麼? 雨季,來一杯冷冷的咖啡,讓自己的回憶凍結起來,揮發出掩藏已久的情感。 閒暇時,一杯冷咖啡,凍結自己所有的記憶, 不要忘記,加上心碎的感覺!會讓你的咖啡觸感由此而發!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

圖片
喜歡,咖啡的香味,濃郁的咖啡香,這點香,不是任何飲料有所替代的? 友人問:咖啡有什麼好喝?我給的回應,總是 “ 不知道 ” 。 不知道,可以代表很多,答案就只有自己曉得 ...... 你可以問我,幾時愛上咖啡? 從剛開始的即溶包,到現在,對咖啡的追求 ...... 喜歡咖啡的感覺,以 戀愛來比喻,可以是熱情的 收藏品來比喻,可以是慢慢的品味 攝影來比喻,可以是永遠都是美好的構圖, 文字來比喻,可以是詞窮的表達。 詞窮?你不是說,你喜歡咖啡的嗎?詞窮是好事嗎? 詞窮,當然是件好事,當你知道你沒有新詞出現,代表說,你要找尋新的靈感了。 咖啡也是一樣,當你覺得不對味的時候,可以告訴你,你該換換了! 突破現有的喜歡,再去尋找新的味道。一次,一次的發現,你會有新的體會, 最後,自己會察覺,原來不是自己不再喜歡,而是舊了,想換點新鮮的。 最後,你還是會回到最初的,坐回最初的位子,點回最初的咖啡,重拾最初的夢想。 你會知道, 原來,咖啡因的厲害,咖啡因給你生命的衝擊!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 卡布其諾,嚐嚐意人的創意無限

圖片
卡布其諾   又有譯名 「 加倍情濃 」 意思是 意大利泡沫咖啡 大量的 奶泡 、加上肉桂的香味,  就像 聖方濟 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 喝 第一口,最先嚐到的是濃濃的奶泡 這時,你就像小孩吃冰淇淋一樣,嘴巴周圍都被奶泡圍繞著,样子是多么的可愛, 第二口,是咖啡的香味, 这濃縮咖啡的香味,把精神振奋了起来 第三口,就是停下來, 这时就是不說話, 細細的品味咖啡因在嘴裡雀跃的感觉! 咖啡,始终還是吸引人的! ................................................................................................................................ 卡布其諾( Cappuccino)似乎對人生做了一種完整的詮釋 濃濃的奶泡, 有人比喻像是年輕人的生活,雖然潤滑,但是在奶泡後卻呈現出淡淡苦澀的味道。 也有人說 濃濃的奶泡+濃郁的濃縮咖啡, 代表著人生雖然是平順的,但是還是有一點點的苦澀,一點點的情感交錯。 因為, 布奇诺與調法是濃縮咖啡、鮮奶與奶泡各1:1:1 人生的特點也是這樣 很多事情,都是1:1:1, 家人:朋友:理想 各自佔據了生命的空間。 也許有人不喜歡1:1:1的固定模式 但,你不要忘記,人生只有3各階段 第一個階段, 少年 , 少年期,你會為了朋友而忙碌 第二關階段, 中年 , 中年期,你會為了理想而奮鬥 第三個階段,老年, 老年期,你會為了家人而放棄一起 所以說,人生的3各階段都主宰著你以後的生活! 有人為了朋友而忙碌了一生,有人為了理想而奮鬥了一生,有人為了家人放棄了一切。 不能說,幼稚,只能能說 個人的觀點不一樣!沒有對,沒有錯 只是你所站的角度不一樣 換個角度來看看,其實你也和他一樣 ........................................................................................ 人生要如何重新認識?只有當你的挫折越來越多,當你放棄的比例多餘堅持的比例 你最有重新在看看自己的方向路 你...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拿鐵咖啡 ,你要法式熱情嗎??

圖片
“拿鐵咖啡” 是三分之一的濃縮咖啡 加上三分之二的鮮奶,這是常見到的“拿鐵咖啡” 法國人的風情,能在”拿鐵“中呈現出來的, 喜歡咖啡的味道,但更多時候所體驗的 確實鮮奶中的淡然無味。 法國人是熱情的,但卻是在平常中的熱情。 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個紳士風度的舉動,一首浪漫的詩句, 簡單,而不華麗。 友人,不喜歡拿鐵,覺得拿鐵的咖啡味不夠濃郁 友人,很愛拿鐵,覺得不會一直喝著同樣的味道,有咖啡的香,但也有鮮奶的滋味 這只能說,個人的喜好真的有所偏愛。 拿鐵,不是咖啡! 拿鐵,只是加了鮮奶的咖啡。這是我給不愛拿鐵咖啡友人的一個解釋! 只因為,拿鐵的本質是咖啡,只是因為加了鮮奶,讓咖啡因與鮮奶結合了 形成了另一種風味。所以,不愛拿鐵,還是要承認拿鐵還是咖啡 其实拿鐵,就像人的本質 有些人的本質是好的,他真的是好人。可是因為後天的問題,或行差, 讓他走上了左路。 那麼,你能說他就是不好嗎?不是吧! 人,還是要看回他的本質是什麼啊! 就像咖啡,咖啡的本質是什麼? 他的本質就是咖啡因,那會令人愛上它的咖啡因! 讓人提神,讓人心情開朗的咖啡因。 因此,不管加上了什麼?配上了什麼?混搭了什麼? 咖啡,它的本質還是咖啡因! 拿鐵,有三分之一是苦的..... 這也像是 人生的路,也有三分之一是苦的, 但,之後的三分之二,也許就是像 鮮奶一樣!淡然無味!! 今天你喝了咖啡了嗎? 沒有,可以試試“拿鐵”,一杯 不是很重的咖啡因,但卻能給你無窮的 回味!

《街影》

詞:李展鵬 曲 : 《街影》 文化在淌著血 歷史在哭泣著 街影在消失著 唯有, 回憶留在護街人的心理 一條街 一個夢 一個希望 一個古蹟 百年文化 是不是毀於今朝? 不管歷史下 這條街的貢獻是多少? 不管街人 為護街做出了多少的保護? 發展,還是迫使 文化與歷史讓路 多年後 看看這條街, 冷漠取代了文化 繁華取代了歷史 留下的只是 沙漠 這是為馬國“蘇丹街”所寫下的 當發展洪流遇上了文化保育 是誰權利比較大?是誰的影響比較大? 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歌!

今天不談電影,來談談咖啡 愛爾蘭咖啡 - 你要加眼淚嗎?

圖片
來一杯 ”愛爾蘭咖啡“,記得加點眼淚,感受一下單戀滋味留下的苦澀 朋友,來一杯”愛爾蘭咖啡“,記得加點眼淚哦! 在說這杯咖啡之前,先來聽聽這個故事! 【 這是個都柏林機場的酒保為了一位美麗的空姐所調製的。  可能是 一見鍾情吧,酒保非常喜歡空 姐。他覺得她就像愛爾蘭威士忌一樣,濃香而醇美。可是她每次來到吧檯,總 是隨著心情點著不同的咖啡,從未點過雞尾酒。這位酒保擅長的是調雞尾酒呀,他很希望她能喝一杯他親手 為她調製的雞尾酒。後來 他覺得像愛爾蘭威士忌的女孩與咖啡結合,然後把它取 名為愛爾蘭咖啡,加入 Menu裏。 可惜這女孩,一直沒有發現 。酒保也未提醒她,只是在吧檯內做他份內的工作,然後期待女孩每 隔一 段時間的光臨。後來她終於發現了愛爾蘭咖啡,並且點了它。酒保花了整整一年 心血創造愛爾蘭咖啡當他第一次替她煮愛爾蘭咖啡時,因為激動而流下眼淚。為 了怕被她看到,他用手指將眼淚擦去,然後偷偷用眼淚在愛爾蘭咖啡杯口畫了一 圈。 所以第一口愛爾蘭咖啡的味道,帶著思念被壓抑許久後所發酵的味道 。而 她也成了第一位點愛爾蘭咖啡的客人。那位空姐非常喜歡愛爾蘭咖啡,此後只要一停留在都柏林機場, 便會點一杯愛爾蘭咖啡。久而久之,他們倆人變得很熟 識,空姐會跟他說世界各國的趣事,酒保則教她煮愛爾蘭咖啡。 直到有一天,她 決定不再當空姐,跟他說Farewell,他們的故事才結束。Farewell,不會再見的再見,跟Goodbye不太一樣。他最後一次為她煮愛爾蘭咖啡時,就是問了她這麼一 句:Want some tear drops?因為他還是希望她能體會思念發酵的味道。 她回到舊金山的家後,有一天突然想喝愛爾蘭咖啡,找遍所有咖啡館都沒發 現。後來她才知道愛爾蘭咖啡是酒保專為她而創造的,不過卻始終不明白為何酒 保會問她: "Want some tear drops?"。 沒多久,她開了咖啡店,也賣起了愛爾蘭 咖啡。漸漸地,愛爾蘭咖啡便開始在舊金山流行起來。 因此愛爾蘭咖啡既是雞尾酒,又是咖啡,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 愛爾蘭咖啡是酒精咖啡的代表作,酒精的香氣+咖啡的苦味。也是一種無意間所創作出來的錯誤!因此, 在對的時間以為遇到的那個人是對的,但這也許就是那,美麗的錯誤! 人生的苦澀與熱情,在一霎那的湧現,也在一霎那間沉靜下來! 有人說...

結婚的事不是2個人的事 - 郑建国执导,洪汐剧本,阿牛、江若琳等作品

圖片
《結婚那件事》,到底是兩個人的事,還是兩家人的事?《結》劇中,圍繞著這個主題。男主角阿傑(阿牛)想要的婚禮,是在沙灘上,手牽著新娘的手,在神父的面前說出 “I Do",因為這樣比較浪漫,但重點是比較省錢。編劇、導演很巧妙的把婚禮 = 花費,寫下了等號,阿傑頭上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算賬的代表新。這也許是現實的問題。因此,有現實,有浪漫的《結婚》確實是吸引了熱戀中的男女、快要步入教堂的情侶仰或是已經結合為夫婦的,也許,都有一定的共鳴吧! 劇中,所要表現的主題,也許是籌備的過程,但更大的主題是兩個人如何面對兩家人各自的習俗、更大的還是各自家人的對新婚夫婦的眼光以及婚後如何的面對。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背景,要如何的接受,包容,是不容易的。因此,“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但,導演、編劇要表達的不是“門當戶對”的道理,而是兩個不同世界的如何生活在一起。 Tina,千金小姐的身份,嫁了給阿傑,一個漁村的大男孩;阿傑,一個平庸的工程師,幸運的認識了Tina,,這一位地產界大王的女兒。兩個門不當,戶不對的人,卻因為一杯水、一個咬印、一張照片,就這樣蘭蛤蟆吃到了天鵝肉。很浪漫對嗎?很不現實對嗎?觀眾看了,一定覺得,這只有在電影才會發生的劇情。現實哪裡可能? 或許吧!這也是洪夕與鄭導所要表現出來的,”愛情其實很簡單“的道理。 ”愛情“,可以打破階級觀念,可以打破兩個不同世界的,畫成統一的平行線。窮男孩與富家女,從最初雙方父母的不了解,不接受。最後,到了岳父岳母的認可。誰說,不同平行線的兩人,是不可以在一起的。當中,”勇氣“ + ”骨氣“ + ” 上進心”打回了,老一輩對男生的基本條件,而不是顯赫的家庭背景。因此,這也是成家的基本條件,這樣,才能把一位給予終生給你的人,照顧好,體貼好。其實,更重要的“替別人著想”,Tina,雖然被阿傑的爸爸有所挑剔,但她還是想方設法去修好這段關係。其實,阿傑的爸爸只是擔心Tina要如何適應婚後的生活,而不是對她人格的挑剔。但,好在Tina並沒有在阿傑面前埋怨,而是用行動表示,打動阿傑爸爸的心。 主打“溫馨”的《結婚》,更少不了父親對兒子的那種不捨得,也許是思想觀,也許是誤會,做爸爸的還是一樣含蓄,不願正面的面對對兒子的疼愛與關心。也許有幾幕,表現出的為何父子的心結結得這麼深?為何阿傑對爸爸的行為這麼大的反感?就因為,阿傑是重情的。“如何補都補不好?那麼...